锡海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我的造反生涯 > 第一章乡间浪荡子
  第一章乡间浪荡子

  我瞎写你就瞎看。

  大周淮南西路,毫州下辖两个县一个是凤阳,另一个是定远县。却说凤阳县有一个村子叫韩家庄,庄里的人大部分姓韩,当然也有别的姓氏。却说这村子里有一豪横的人物,姓李,大名唤作宗嗣。家里排行二,村子里乡亲的都喊他二郎,也有叫他李二的。

  李二郎并不是真的老二,按理说前头还有三个兄妹,老大活了,中间两个,一个生下来就死了。另一个还没有生下来就死了,爹娘一看出生的李二,也不知道能不能活,但是也寻思,不能再死了吧,所以托村里会认字的起了个大名,李宗嗣。

  也许是交了好运,李宗嗣活了下来,过了两年还多了一个妹妹,妹妹没有名字,因为排行老三,唤作三娘,若是嫁了人,姓氏前面加上夫姓,就叫某李氏就算完事儿。

  先说李宗嗣,生下来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。不哭不闹,吃了就睡,睡醒了就吃。和别的孩子不同的是,能自己动弹后,从来没有尿过裤子,村里人觉得这孩子将来不一般,也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  等李宗嗣七八岁的时候,就成了村里的魔头。其实也不算混蛋,就是村子的孩子凡是他看不顺眼的,别管比他大个几岁,统统打不过他。至于为啥打人?当然是要吃的。

  李宗嗣饿呀,那胃口就像是无底洞一般,好像永远吃不饱。但是却别人家讨饭,有点拉不来脸。所以就逼着同村的孩子们跟他学拳脚,既然学习,就应该交学费。当然家里没有余粮的,他也不太过分,家里有钱的,富裕点儿的。那是一个也走不脱,统统被李宗嗣按在地上打。

  村里的人不知道找了老李家多少回,李宗嗣不知道被老爹,当着村民的面抽了多少回,就是屡教不改,反而谁家去告状,就打谁家的孩子越狠。当然也不是往死里打,就是抱起来摔跤而已,摔个十七八回的,屁股上一顿老拳,孩子哇哇哭。

  有时候大人急眼了,就去围堵李宗嗣,不能老看着自家孩子被欺负不是?关键是家里的米缸总是在逐渐下滑,谁家的粮食也不富裕啊。

  让人想不到的是,别看大人比李宗嗣高大一些,可是李宗嗣手里轮着长棍,仗着灵巧,专打大人下三路,三五个人也不能奈何他,大人又不可能下死手。久而久之也就作罢了,关键是本村的孩子跟邻村的孩子打架就没输过。

  要知道孩子长大了一点,是要种地的,种地就要浇水。可是上游的浇地就要拦河起坝,这样一来等上游的浇完地,下游的就要耽误农时的,下下游的更完蛋。所以每次都要打架械斗,孩子们的本事高了,将来不吃亏。

  等李宗嗣十三四岁时,村里人是不闹心了。可是他爹娘却开始闹心了,原来李宗嗣自从长得高大一点儿时,就开始整出了村,往无人烟的山岭地区,最远的时候出去五六天,原来却是跑了横涧山打猎去了。这还了得,吊起来打。

  那横涧山常有土匪出没,若是有个万一,李老头两口子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李宗嗣的大哥李宗岩,身高七尺,方口阔鼻,面向敦厚。种田耕地是把好手,号称气死牛。早早的成了亲,当了家,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。

  李宗岩不止一次劝说李宗嗣早点下田干活,不要浪荡,这样下去,那个女娃娃家里能看上你。大嫂杨氏也是跟着劝说,大嫂杨氏身板壮实,骨架大,就是俗话说长得好生养。生了两个娃娃后,更是丰腴了不少,看见小叔子整天吊儿郎当,也是恨铁不成钢。

  别管打也好骂也罢,李宗嗣总是振振有词;“种地?种地能吃上肉吗?种一辈子地,什么时候才能富贵?”

  李宗岩也是发自心里的恼了,二弟这是雀蒙眼了?气急的说道:“我等乡野之人,饱食足以,富贵是我们这样的人敢想的吗?”又要打。

  三妹李三娘拎着野鸡尾巴,含着手指看着李宗岩,又有些害怕,糯糯的说道:“爹,娘,大哥吃肉肉哦”后面还跟着李宗岩的两个儿子,长子李充平,次子李充安

  李宗岩再看李三娘后面跟着的两个鼻涕虫,也是长叹一声,把李宗嗣从房梁上解了下来。孩子馋的,农家的人,吃饱饭就是享福了,吃肉那是过年时节货郎才捎来。

  门口的村民见不打了,也就嘻嘻哈哈的三三两两准备离开,每次李宗嗣挨打,都是村民们狂欢的时候,甚至还做赌,这次打多长时间。

  李宗嗣的家里,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都是褒义词了。墙壁是泥土和茅草放进木框做成泥板。阴干之后当砖用,低矮阴暗。屋顶是切切实实的茅草扎的,一到阴天就要看看茅草是不是扎的紧凑,是不是压瓷实。

  屋里桌椅板凳和锅台,最珍贵的当属那口大黑锅了。传说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,平时用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。再有就是墙角的农具了,家里吃饭的家伙。

  打完了就算是打完了,李宗嗣皮糙肉厚,从小野惯了。也不认为他自己有什么错,乡野之人想吃口肉太难了。尤其是三妹和两个大侄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,种地?种一辈子也别想大口吃肉。

  晚上野鸡做熟了,满满一锅。李宗嗣当然不可能只打一只回来,调料也不丰富,就是盐巴也是敲下那么一小块。大人还能忍得住,小孩的哈喇子流的到处都是。

  的亏了李宗嗣隔三差五往回弄点儿野味儿。家里隔三差五不至于缺了肉吃,凡是村里的乡亲个个面黄肌瘦的。也就老李家的人脸色好点儿,但是也好不到那里去。

  横涧山李宗嗣去不了,真的有土匪了。说是土匪,其实都是失地的农民上山结寨自保。也有几百人的规模了,其中也不乏心狠手辣之徒。

  李宗嗣年龄还小,身体还没有彻底长成了,万一碰见强手折了性命可了不得。

  可是游手好闲也不是个事情。村里的孩子都成穷鬼了,没油水可榨了。再说了,小时候七八岁还能仗着没皮没脸,打劫吃食,现在怎么说也身高六尺有余,实在是拉不下脸了。

  没办法,近两年李宗嗣只能跟着大哥和爹娘下地干活。面朝黄土背朝天,牛是没有的。用人拉。倒是韩庄主家里有几十头,佃户们租用。李宗嗣家是自耕农,自家有地,仗着李宗岩种田是把好手,每次交了税之后,勉强饿不死人。

  朝廷的税赋越来越严苛,立国的时候是三十税一,后来北伐辽国一度不利,增加到了十五税一。后来又和女直交战,增加到了十税一,还有数不清的杂税,交完之后,手里能有两成就算不错了。

  本来人口就增多,谁家还不是一晚上就生孩子。税赋是越来高,更多的自耕农交完税之后,过了冬天就只剩下种粮了,更有甚至,冬天都过不了。只能找地主家借粮,这粮食是利滚利年年翻。两年下来,还不了粮食的自耕农只能把田地抵给地主家,沦为佃户。

  有的地主是还不错的,不但能管你饱饭,还能给干活利索的娶媳妇,有的根本用那么多佃户,集中耕作之后,用的人就少了。之后就把家里老弱多的撵出去。反抗?衙门的大枷是闹着玩的?

  当然这些暂时还到不了李宗嗣家,他们兄弟二人都是力大无穷的主儿,发力的干活,也能把家里的田地伺候完,也能混个饿不死罢了。所以茫茫田野,壮丽的农耕大军中,李宗嗣,李宗岩兄弟两个一人拉一个犁,父亲李顺和母亲杨氏后面扶着,李三娘后面跟着,把大块的土坷垃敲碎。

  只是到了晌午吃饭的时候,李三娘眼泪巴巴的看着李宗嗣手里的大饼,李宗嗣心里就不是滋味。所有的农户都一样,壮劳力吃干的,老幼吃稀的。李三娘粗瓷碗里的米汤,能把人影儿照出来。李宗嗣刚想把面饼给撕下一半,就被老爹李顺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。

  “你吃不饱怎么干活?耽误了农时,一家子都饿死吗?”

  李宗嗣还是把手里的面饼撕开小半给了李三娘“我力气大,饿了也有的是力气。”李顺一拍大腿“屁!总是这样,等会儿把老汉的活儿一并干了”。言罢又叹息道:“这世道是怎么了。”

  母亲杨氏手指狠狠在李三娘脑门上一戳“你个馋嘴的,将来可怎么嫁得出去呦。”李三娘知道这是得到了母亲的允许,这次就着米汤,呼噜呼噜的吃了起来。

  李宗嗣把手里的剩下大饼几口吞了下去,看着狼吞虎咽的李三娘又一次恨声道:“此生再不能富贵,真是死也不能瞑目啊!”

  李宗嗣不止一次说过这话,邻里的老张听见了,不自觉的打趣道:“你个田舍儿,谈什么富贵啊,干净娶个媳妇生个娃是正经。”李宗嗣心情不顺,便朗声讥讽道:“大丈夫的志向,岂是你这鼠儿小辈知道的。”

  老张头当着家人的面儿被李宗嗣顶撞,老脸挂不住,又不敢打,知道这小子是个混球。跳将起来,颤抖着手指头指着李宗嗣,恨声道:“你这竖子,你这竖子”。又回头瞅了瞅身后那两个头缩的鹌鹑一样的儿子,也是无可奈何。

  李顺却不能真的让老张下不来台,乡里乡亲的,于是笑呵呵的说道:“和孩子计较什么,他打小就是个混人呀。”说着又打了李宗嗣一巴掌。

  老张只能借坡下驴,带着两个儿子气哼哼的刨地去了。老张的两个儿子只能跟着老爹走,还不住的给李宗嗣陪着笑脸,没办法,谁叫从小就被李宗嗣打,从来没赢过。

  正当吃完饭的几人准备继续干活的时候,远方传来一声虎啸,风云震动。众人一惊,杨氏吓得当时瘫软在地上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